找打工-找學校附近打工、飲料店打工、便利商店打工、7-11打工、加油站打工、全家打工、全家便利商店打工、OK打工、校內打工、學校打工、學校實習、打工技巧、打工高薪、課後打工、下課打工、半工半讀、工讀生、服飾業打工、服務業打工、鼎王打工、頂好打工、全聯打工、松青打工、王品打工、老四川打工、工讀生薪水與工讀生勞健保






時薪$300工作-顧問工作、翻譯、中翻英、學生工讀、學生家教、台大家教、英文家教、政大家教、清大家教、交大家教、成大家教、家教班、台北家教、英翻中、文件英翻中、聽打、英文逐字稿、英文字搞




找打工-找學校附近打工、飲料店打工、便利商店打工、7-11打工、加油站打工、全家打工、全家便利商店打工、OK打工、校內打工、學校打工、學校實習、打工技巧、打工高薪、課後打工、下課打工、半工半讀、工讀生、服飾業打工、服務業打工、鼎王打工、頂好打工、全聯打工、松青打工、王品打工、老四川打工、工讀生薪水與工讀生勞健保
1986年,每天早晨上班的人推車過海珠橋。安哥 攝/Fotoe

廣州台新銀行亞洲無限卡刷卡換現金「拜客」呼籲完善公共自行車服務 提倡綠色出行

「騎行是無限快意的,中學時代幾乎所有的快樂時光都與自行車有關。回歸騎行的生活是一種幸福,但這樣的幸福在廣州似乎漸行漸遠,偶爾的光臨也大打折扣。這個國慶最大的願望,就是單騎鄉間行。」

國慶假日將至,這個國慶去哪裡,怎麼過?一想到路上的堵車和各大景點的人山人海,不少市民就開始心裏發怵,國慶幹啥好呢?日前,市民劉先生髮在朋友圈的一則國慶「騎行」帖子引來大量認同,配圖是一排嶄新的、廣州正在著力推廣的公共自行車照片,一下子喚起了不少人的「騎行」記憶和對廣州慢行交通系統的期待。我們是否還可以像當年那樣,騎著單車去上班上學,享受一段慢悠悠的人生時光呢?

文/廣州日報記者李棟、申卉

往昔

1988年10月26日清晨,時任《廣東公安報》攝影記者的周曉輝,在海珠橋南端一幢樓的樓頂拍下了一張照片,名為《上班時間的交通》。照片中,海珠橋上密密麻麻地擠滿了推自行車的「上班一族」,連人行道也被自行車潮「淹沒」了。「好似觀景一樣好睇!當時每天早晨8時前的20分鐘最為壯觀。據當年交警部門統計,此處高峰期每小時的自行車流量達8萬輛之多。」周曉輝說。

1998年,當周曉輝來到當年同一位南美國小學伴置上拍攝海珠橋上景觀時,眼前再也看不到當年洶湧的自行車潮了。照片中,自行車明顯減少。

1998年,廣州市的摩托車已達80.3萬輛,比10年前的13.4萬輛增加了近5倍。「自行車時代衰落之日,正是摩托車時代興旺之時。穿梭在機動車道上的摩托車手,大都是以前的騎自行車者。」

2008年10月,周曉輝帶著相機,又再重臨故地,只見20年前海珠橋上的自行車潮被川流不息的汽車流所取代,摩托車從2007年起退出歷史舞台,排隊過橋的公交車、私家車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

「騎車談心」是溫馨回憶

「讀書的時候大家都騎車,那個時候可好玩啦」,回憶起讀中學時的自行車故事,劉女士感覺一下子像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年代,自行車上承載著太多青春的記憶。

1996年到2002年,劉女士的中學時代是在省實度過的,「那個時候,買樓的人少,買車的人也少,能夠讓小孩子在學校里覺得自己最牛的有兩樣東西,一是鞋子(因為都穿統一的校服,鞋子才能體現個性),二就是自行車。小孩子愛比誰的自行車更靚更有型,騎山地車的男孩子都會比較受女生歡迎一些。」

劉女士說,只要家住得稍遠一點的同學都會騎車上下學,一群少男少女推著車邊走邊聊,自行車也成了男孩子追女生的絕佳道具,騎著自行車一路載著女生送她回家,成為青春時代最美好的回憶。

小孩跟父母之間的交流談心也是在自行車上完成的。劉女士回憶說,小學時每天從越華路到越秀南路,兩三公里的路程,大約要騎15分鐘左右到達,父母輪流接送,一邊推著車,一邊問今天學到了什麼啊,今天在學校里過得怎樣啊,甚至連背誦課文都是在騎車路上完成的,那個場景至今都覺得很溫馨。

探親工作全靠「兩個轆」

「上次騎自行車可能要到30多年前了。」回憶起自己的自行車歲月,年屆93歲的老人沈華說,退休前,他是一名交通管理部門的業務員,常常要到廣州周邊的四鄉八鄰購買各種材料,於是,單位分配給他一輛紅棉牌自行車。「我到哪裡都蹬著這輛自行車,就像我的腳一樣。」

除了工作,平時的許多事情都離不開自行車。沈華是佛山南海人,以前每次從廣州回家鄉探親,他都是騎著自行車,一路向南,騎上1個多小時回老家與親人相聚。「從西關到芳村,過黃岐那座橋,再騎一段就到南海了。」

沈華說,那時候的橋拱很高,騎單車上下橋非常艱難。「有一次我剛好過橋,遇到一個楠梓國小巧克力傳情小販的輪胎壞了。」沈老說,這可急壞了小販。眼顧四方,附近根本沒有修車鋪,車就這樣壞在橋上。幸好沈老靈機一動,「我知道南華西路有家單車鋪可以換胎,我就幫他看著水果,讓他先去修好車。」事後,小販一直說要給些錢報答沈老,但沈老則擺擺手:「不需要這麼客氣。」

回憶當時的情景,沈老笑言,那時候人與人之間沒有欺瞞、彼此信任。

今時

騎車既便利又有益健康

市民伍先生至今一直堅持騎車上班,每天他要從海珠區的南洲路騎到越秀區的人民中路,途經東曉南路、前進路、江南大道、海珠橋、解放路、大德路,單程9.8公里,正常情況下,要花費45分鐘,如果騎快點,可能30多分鐘就能到。

「比坐地鐵和公交都要快」,伍先生選擇騎車上班的原因,一是因為騎車更加便利。他計算過,因為他家到單位的距離在10公里左右,如果是坐地鐵,加上來回走到地鐵站和轉線的時間,全部算上大約需要一個小時,而坐公交就更堵了,有時要一個半小時才能到。此外,騎車也可以鍛煉身體。

「其實一直都有自行車道的」,伍先生說,像東風路、廣州大道、中山大道部分路段的自行車道,經過城市改造確實不見了,但不少地方還依然保留著自行車道。比如在江南大道,部分路段的自行車道就是跟公交車道混在一起的,也有部分自行車道被移到了人行道上,「處於斷斷續續的狀態」。

伍先生記得,在2000年以前,騎自行車的人都比較多,有時從學校騎到家裡,路上能超過幾百輛自行車,之後,就慢慢變少了。

城市擴張 自行車被冷落

父親蹬著自行車,兒子坐在車後座,這是不少「80后」廣州仔最深刻的記憶,已經28歲的陳嘉俊就是其中之一。陳嘉俊是「拜客廣州」的創始人。拜客廣州的發起,正是為了關心廣州自行車的出行環境,關注公共自行車服務。

說起自己的自行車記憶,陳嘉俊回憶,小學時代,父親的形象對他蘆竹國小啦啦隊女生並約會吃飯方法而言就是自行車上起伏的背影;到了初中時代,同學們在街頭巷尾互飆自行車,成為當時不少學生快樂的源泉;而到了高中,隨著公交車和地鐵逐漸發達,他變得很少騎自行車;直到在廣州大學城上大學,自行車再度回到了他的生活之中。然而,當他再次找到騎行的樂趣,畢業后忙碌的城市生活襲來,自行車似乎已經成為時代的「棄兒」。

在他看來,自行車的衰落與城市的擴張有關。「以前,從西關到天河就像出國那麼遠,我們騎車很少去。現在坐地鐵、公交、私餐旅國中校花家車都方便了,自行車漸漸衰落。」

然而,對他而言,騎自行車不僅僅是一種交通工具,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代表了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以前我們讀初中的時候,幾個好朋友一起騎車回家和上學,彼此都知道家住哪裡,很親切。而現在私家車接送孩子上學,坐在車上,似乎只記得起點和終點在哪裡。」他感慨。

自行車道設置有待完善

陳嘉俊認為,目前廣州的慢行系統仍然有待改善,雖然從數量上看,自行車道看起來足夠長,但部分設置得並不合理,導致實用性不強。「例如這條路有自行車道,下一條路也有自行車道,但往往中途的路口是斷開的,」在他看來,這樣的設置讓騎自行車的人無所適從,「還有的自行車道建在人行道上,甚至絲毫看不出這就是自行車道。」

他認為,提倡綠色交通、綠色出行,首先在城市規劃上應該有自行車的一席之地。「可惜廣州的自行車線網還不完善。」他以過江橋樑隧道為例,無論是以前建的鶴洞大橋還是新建的洲頭咀隧道,都不允許自行車通行。這讓渴望以自行車代步的人們十分失望。

在公共自行車服務方面,在陳嘉俊看來,這是「有效提倡綠色出行,減少『五類車』使用」的一劑良藥。但目前公共自行車服務仍然參差不齊。在BRT沿線的公共自行車借出率頗高,這是因為人們可以在BRT沿線借車,在所居住的社區還車,十分方便。相反,地鐵沿線的公共自行車卻顯得不太實用,「借車還車都要在地鐵沿線,對騎行者來說,既然借還車都在地鐵沿線,坐地鐵豈不是比騎自行車更加方便?」陳嘉俊希望,自行車可以融入日常通勤和娛樂中,隨著自行車種類的豐富,自行車能夠重新找到生機,回到城市懷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syzu97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